一本初衷
行動力
眾志成城
夢想拼圖
主題 群創教育基金會打造國際環境教育交流平台
內容

發表於:2014/2/19


1月22日年初之際,群創教育基金會與臺北市立大學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一屆臺灣國際永續環境教育高峰論壇~營造永續校園」,邀請日本、香港、韓國的環境教育專家來台經驗交流,此為臺灣首次打造國際永續環境教育交流實務平台,會場更設置環境教育成果展示專區,匯集23所學校單位分享環境教育成果,與會者更來自全台100多所學校校長老師近200位,盛況空前。群創教育基金會希望以此拋磚引玉,喚醒其它業界一同為我們的環境努力,實踐企業對社會的責任。





                                             <環境教育成果展示區>

群創教育基金會建立國際環境教育交流平台

此次論壇邀請來自產業、教育學術界的精英,著重於實務經驗的分享,群創教育基金會總幹事羅美君以「企業如何推動永續環境教育」的主題揭開序幕,分享企業如何結合學術教育資源,將環境教育由苗栗在地推廣至全台,並藉由此次的論壇與國際接軌。會中羅總幹事也趁此機會頒發感謝狀給臺北市立大學古建國教授與苗栗建功、大山、新英、頂埔、新興五所零碳教室小學,五校因基金會與臺北市立大學合作的「全校參與式永續學校推廣計劃」而發展出各校特有的永續特色,並於此論壇上分享其中的心路歷程,獲得觀眾熱烈回響。



                                          <所有與會講者及貴賓合影>


                           
<基金會總幹事羅美君(左一)頒發感謝狀給計劃伙伴們>


國內學者專家與永續學校成果分享

首先由臺灣師範大學張子超教授分享臺灣環境教育的源起。臺灣環境教育從1981年第一座國家公園成立後隨即開始,然而臺灣綠色學校計畫至1998年才啟動,並於2000年納入國家課程內,2002年教育部開始推動永續校園計畫。921地震之後,學界開始反思學校校園的角色,除了教育的主要功用之外是否也能作為救災中心。張教授的分享將臺灣永續校園計劃陳述的淋漓盡致。

此次論壇邀請到榮獲環保有功學校、國家永續發展獎的新北市米倉國小校長林愛玲分享永續校園的經營方式。該校從校園的善用空間、節能設備、行政措施、社區特色、繪製綠色生活地圖、課程教材等各方面發展永續校園,成為臺灣永續校園的典範。座談中林校長更分享學校單位常於寒假修剪校園花草樹木,使校園開學時能整齊美觀,但林校長卻請學校總務停止修剪雜草,如此便能知道春天校園野花的品種為何,環境教育的素材其實就在我們生活的週遭。



【圖說】
1.羅美君/群創教育基金會總幹事 & 群創光電執行長幕僚部經理
2.古建國/臺北市立大學副教授兼進修推廣處處長、科學教育中心主任
3.張子超/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兼系主任
4.高翠霞/臺北市立大學教授,苗栗五校綜合座談主持人
5.江增雄/苗栗縣建功國民小學校長
6.吳宏文/苗栗縣大山國民小學校長
7.鄭玉美/苗栗縣新英國民小學校長
8.饒世妙/苗栗縣頂埔國民小學校長
9.羅建忠/苗栗縣新興國民小學主任
10.林愛玲/新北市米倉國民小學校長
11.林建棕/新北市新市國民小學校長,綜合座談主持人


國外環境教育學者專家來台分享


此次大會特地邀請4位國際環境教育學者專家來台交流。首先由來自香港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薛鳳鳴校長分享香港綠色學校的情況,呂明才小學榮獲2010 及 2012香港環保卓越計劃的銅獎,薛校長分享該校的環教策略是從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為核心,以此產生正確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環境教育自然就成為生活的一部份。薛校長分享未來將以「魚菜共生試驗」作為努力的方向,透過將廚餘轉變為魚的飼料,將資源徹底再利用,讓環境教育貼近日常生活所需。

韓國永續教育協會與韓國環境教育聯盟的副主席,現為韓國清州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系教授,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永續發展委員會的韓國代表李仙景(Sun-Kyung Lee)博士分享韓國永續綠色學校概況與案例分享,會中她提及一個由非政府組織名為Forest For Life的基金會推動校園森林化的計劃,透過植樹綠化的方式讓學生彷彿置身在森林中。

日本麻布大學生命環境科學院兼任講師,環境教育學會理事,前鹿兒島大學稻盛學術教育研究中心的助理教授萩原 豪(Go W. HAGIWARA, Ph.D)為環境教育領域非常著名的學者,他以幽默流暢的中文分享該國永續環境教育的策略目標,演說最後他以在日本北部離島,沖永良部島,花了五年時間調查100多個古老湧泉地點名稱的計劃為總結。

日本麻布大學生命・環境科學部小玉 敏也(Dr. Toshiya Kodama)教授分享日本永續綠色學校概況與案例分享,他以一所Eco-School學校耗費10年時間建置生態池為案例分享,該校為了環境教育耗時3年建置生態池,卻發現只有硬體設備是不足的,故再經歷3年的時間開發軟體教學資源,在不斷調整教育教案中學生主動提出參與主題設計,最後2年開發新教材,完成此生態池環境教育的建置。這個分享引發現場第一線教學師長從新思索環境教育硬體與軟體資源必需相輔相成重要性的醒思。



【圖說】
1.香港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薛鳳鳴校長
2.韓國永續教育協會與韓國環境教育聯盟的副主席,現為韓國清州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系教授,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永續發展委員會的韓國代表李仙景博士
3.日本麻布大學生命環境科學院兼任講師,環境教育學會理事,前鹿兒島大學稻盛學術教育研究中心的助理教授萩原豪
4.日本麻布大學生命・環境科學部小玉 敏也教授


與會人員經由「跨領域對話」紛紛提出彼此的經驗與想法,讓參與人員受益良多。環境教育無國界,此論壇不僅吸取其它亞洲國家打造永續校園的策略與案例,也將全台默默致力於環境教育的幕後專業推手齊聚一堂。



【圖說】
1.上午綜合座談,主持人歡迎與會者參與互動
2.苗栗縣五所學校校長代表分享計劃成果
3.香港呂明才小學薛鳳鳴校長回答觀眾問題
4~6.主辦單位與貴賓交流
7.基金會計劃能源與永續環境繪本」教材展示
8.臺北市立大學古建國推廣處處長回答觀眾問題
9.綜合對談,所有國外講者與現場互動熱烈


更多資訊請參閱「第一屆臺灣國際永續環境教育高峰論壇~營造永續校園」官網http://163.21.235.79/sustainschool/index.html